發布時間:2011-10-14 閱讀數:9025 作者:Webadmin
沒有金剛鉆,不攬瓷器活。近年來,大慶油田裝備制造集團加大自主創新力度,嚴格控制產品質量,生產出的抽油機、電泵、射孔器材等產品不僅擴大了國內市場,而且在國際市場上也叫出了名號。
用實力參與國際競爭
在大慶油田裝備制造集團,力神泵業有限公司電泵制造廠的技術人員自豪地告訴記者,就在李新民奮戰的蘇丹市場,他們生產的電泵產品在與美國雷達公司同臺競技中創下了3個之最:單井運轉時間最長,連續運行達到了1400多天,成為該油田的旗幟井;創下了80多套機組連續兩個月無故障運行的最高記錄;締造了井下浸泡360多天、80多口電泵井連續投產均一次成功的奇跡。蘇丹大尼羅河公司為此專門發來感謝信,給予產品質量高度評價。
產品質量是企業的生命,更是開啟市場的金鑰匙。在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中,電泵制造廠全體員工深刻體會到:面對油田4000萬噸穩產形勢,電泵產品要高效、低耗、長壽命;適應國內市場復雜惡劣環境,電泵產品要低價、優質、高性能;挑戰國際市場強手云集,電泵產品更要質量一流、性能卓越。
在該廠,記者看到,有一個30名員工清一色都是女性的定子下線班組,主要擔負潛油電機定子下線任務,該班組每年完成定子下線1600臺,累計下線長度70萬多米,下線合格率100%。電機定子下線生產工藝復雜,大部分工序都需要手工完成,每個環節都需要操作者格外仔細,30名女員工以女性特有的細致和耐力,用一雙雙纖細的手“編織”了一臺臺性能優良的電機定子。不僅如此,她們還把崗位工作、技術質量等標準進行梳理,泵閥交易網提高了20多項標準。以定子3項直流不平衡度為例,原工藝標準要求控制在2%以下,經過她們的不懈努力,這項標準提高到控制要求在1%左右。
潛油電機制造工藝要求絕對控制濕度、潔凈度、配件尺寸標準度。泵裝班青工宋顯龍在試配850付Q15葉導輪時,葉導輪與軸配合尺寸超差,存在松晃現象。他迅速將這一情況上報給了質量管理人員,經現場測量鑒定,這批葉導輪并不是按照配套參數裝配需要的葉導輪。
大慶油田電泵制造廠還針對海外市場對產品的個性化需求,組織專門力量研究探索新產品制造工藝。他們改用高承載止推軸承試制產品,解決了蘇丹油田整體壓緊泵使用壽命短的問題;采用鉛粉混合潤滑劑的工藝方法,化解了印尼油田防腐機組易咬扣難題。在裝配過程中跟蹤市場情況,對4大部件和電纜頭質量工藝的改進和定型達30多項,填補了國內多項空白。
踢好“臨門一腳”
“如果把原油鉆探開采比喻為一場足球比賽,那么射孔彈就是臨門一腳。踢得不好,等于前功盡棄。”大慶油田裝備制造集團副總經理邵永實一個生動的比喻,表明了射孔器材在石油開采中的重要性。
據了解,一般油井在鉆達油層后,下入油層套管,并在套管與井壁間的環形空間注入油井水泥,以維護井壁和封閉油、氣、水層,后按油田開發的要求,用電纜或油管將專門的井下射孔器送入套管內,然后引爆導火索,讓射孔彈射穿套管及管外水泥環,并穿進地層一定深度,形成通道,下入油管,用適宜的誘流方法,將石油由油井井底上升到井口。
大慶射孔彈廠始建于1965年,是我國建成最早、規模最大的射孔器材專業定點生產廠,集射孔器材研制、生產、銷售和服務于一體。近年來,他們積極鼓勵員工進行技術革新,提升質量。洪波壓實編織裝置、興民銷毀法、王偉仿切工序優化法等,都是以員工名字命名的降本增效革新成果。
“洪波編織壓實裝置”就是這樣一項以員工茍洪波名字命名的革新成果。邵永實透露,在高溫導爆索生產工序中有一道壓實工序,主要是通過兩個壓實輪對導爆索的擠壓,提高高溫導爆索的裝藥密度,從而提高產品的燃燒性能。由于兩個壓實輪之間存在空隙,因此壓實后的導爆索涂層表面會出現兩道“傷疤”。它不但影響導爆索的外觀,而且還容易造成導爆索的直徑超差,影響產品質量。
面對這種情況,作為導爆索學科技術帶頭人的茍洪波急在心上,他暗下決心,一定要攻克這一難題,去除高溫導爆索壓實后的兩道“傷疤”,給導爆索做“美容”。在導爆索技術人員和維修人員的幫助下,他設計了幾種方案后開始試驗,最終確定在編織機上設計一套與編織機同步的壓實裝置。方案確定后,他連續一周吃住在單位,精心設計出了該裝置,并通過不斷改進,使濕法壓實質量不斷提高,保證了產品的外觀和性能。
機加分廠在槍身加工中,通過改進刀具結構,采用外圓和內孔粗車刀一體焊接方式,同時改變相關工藝參數,解決了困擾多年的密封面粗糙、扣毛刺大及密封面尺寸不穩定等問題,使槍身加工質量大幅提高,并提高了生產效率;在M-1高溫高壓射孔槍批量推廣中,針對密封面加長等問題,摸索出了合理的刀具刃磨角度和工藝參數,使其大規模推廣得以順利進行。
憑借良好的信譽及優質的產品,該廠生產的“慶矛”牌系列射孔器材贏得了用戶的認可,銷售量逐年遞增,在國內同行業中一直處于領先地位,國內市場占有率達30%以上。在國際市場上,“慶矛牌”射孔器材以其優良的品質和良好的服務贏得了用戶的信賴。自1996年產品銷往國際市場以來,近幾年國際市場年銷量一直維持在30~40萬發。產品已銷往中東、中亞、東南亞、北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。